2024-04-07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专业学位类)》已公布,根据我校初试情况,拟在部分专业接收调剂生,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拟接收调剂生专业
1.全日制学术型学位
| 
             学院  | 
            
             专业名称  | 
            
             缺额  | 
            
             备注  | 
        
| 
             教育科学学院  | 
            
             心理学  | 
            
             7  |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  | 
        
| 
             教育学原理  | 
            
             7  | 
        ||
| 
             课程与教学论  | 
            
             5  | 
        ||
| 
             比较教育学  | 
            
             2  | 
        ||
| 
             教育技术学  | 
            
             2  | 
        ||
| 
             历史文化学院  | 
            
             中国史  | 
            
             8  | 
            
             同等学力、跨专业考生需加试。  |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  | 
            
             1  |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需加试。 本科专业属新闻传播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的考生不需加试。  | 
        
| 
             美术学院  | 
            
             艺术学 02西方绘画历史 与理论研究(水彩画、油画、 综合材料绘画史论研究等) 03实验艺术历史 与理论研究  | 
            
             3  | 
            
             不招收非美术类专业考生,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  | 
        
| 
             物理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1  | 
            
             只招收英语考生。授予理学硕士学位。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  | 
        
2.全日制专业学位
| 
             学院  | 
            
             专业名称  | 
            
             缺额  | 
            
             备注  | 
        
| 
             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 
            
             金融  | 
            
             12  |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不需加试。  | 
        
| 
             法律(非法学)  | 
            
             12  | 
            
             ①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②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  | 
        |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与传播  | 
            
              					 5  |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需加试。 本科专业属新闻传播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的考生不需加试。  | 
        
| 
             出版  | 
            
             4  |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需加试。 本科专业属新闻传播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的考生不需加试。  | 
        |
| 
             美术学院  | 
            
             美术与书法 01西画(油画、水彩画) 02国画(人物、山水、花鸟)  | 
            
             7  | 
            
             01西画方向:招收本科为西方艺术专业方向考生; 02国画方向,只招收本科为中国画专业方向考生,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  | 
        
| 
             化学学院  | 
            
             学科教学(化学)  | 
            
             14  | 
            
             同等学力考试需加试  | 
        
| 
             生命科学学院  | 
            
             学科教学(生物)  | 
            
             13  | 
            
             仅招收0710生物科学类、0830生物工程类及09学科门类农学下属专业的考生。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 
             信息技术学院  | 
            
             电子信息  | 
            
             49  |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  | 
        
| 
             工程学院  | 
            
             资源与环境  | 
            
             39  |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  | 
        
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我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仅招收在职定向人员,初试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人员,需提供“调剂申请书”和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附件)。
| 
             学院  | 
            
             专业名称  | 
            
             缺额  | 
            
             备注  | 
        
| 
             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管理  | 
            
             13  |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  | 
        
| 
             小学教育  | 
            
             6  |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  | 
        |
| 
             心理健康教育  | 
            
             7  |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  | 
        |
| 
             历史文化学院  | 
            
             学科教学(历史)  | 
            
             4  | 
            
             同等学力、跨专业考生需要加试。  | 
        
|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 
            
             学科教育(数学)  | 
            
             5  |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跨专业考生不需加试。  | 
        
| 
             物理学院  | 
            
             学科教学(物理)  | 
            
             5  |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  | 
        
| 
             化学学院  | 
            
             学科教学(化学)  | 
            
             4  |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  | 
        
|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  | 
            
             5  |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 
        
注:拟调剂人数可根据生源情况适当调整。
二、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范围
1.040200心理学可同时接收第一志愿报考04教育学门类和077100心理学(理学)方向调剂考生,且应满足04教育学门类国家a类分数线。
2.077300材料科学与工程可同时接收第一志愿报考07理学门类和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方向调剂考生,且应满足07理学门类国家a类分数线。
3.085400电子信息可同时接收第一志愿报考08工学门类和077400电子科学与技术(理学)方向调剂考生。
4.085700资源与环境可同时接收第一志愿报考08工学门类和070300化学(理学)方向调剂考生。
5.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6.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7.其他调剂专业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接收调剂考生。
三、调剂原则
1.040200心理学优先调剂第一志愿报考040200心理学和077100心理学(理学)方向考生,其次调剂04教育学门类下的专业相近或考试科目相近的考生。
2.077300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先调剂第一志愿报考077300材料科学与工程、070200物理学和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方向考生,其次调剂07理学门类下的专业相近或考试科目相近的考生。
3.085400电子信息优先调剂第一志愿报考085400电子信息(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02光电信息工程)、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和077400电子科学与技术(理学)方向考生,其次调剂08工学门类下的专业相近或考试科目相近的考生。
4.085700资源与环境优先调剂第一志愿报考085700资源与环境、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081403市政工程、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和070300化学(理学)方向考生,其次调剂08工学门类下的专业相近或考试科目相近的考生。
5.其他调剂专业优先调剂报考专业与调剂专业为同一学科的考生,其次调剂同一学科门类下的专业相近或考试科目相近的考生。
6.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时,优先选择初试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考生。
四、调剂流程
1.所有考生调剂均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简称调剂系统)进行。调剂系统将在4月8日0时(4月7日24时)正式开通,关闭时间为4月8日中午12时。如到关闭时间为止,未达到调剂需要的专业将顺延调剂系统关闭时间。考生登陆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凭本人帐号和密码进入调剂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首批调剂复试后,如需再次开通调剂系统时,我校将在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凯发娱乐游戏主页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http://web.jlnu.edu.cn/sdyjs/newsdyjs/)
2.我校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对拟接收的调剂考生发送复试通知,接到我校复试通知的调剂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系统确认。24小时内未收到我校复试通知的调剂考生,可自行选择修改调剂志愿。
3.调剂考生复试时间及安排以各学院通知为准。
4.复试结束后,我校会通过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向考生发放待录取通知,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待录取,否则取消录取资格。考生一经接受我校待录取通知,不予解除。
5.各学科专业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小时,志愿满额后将适时关闭“调剂系统”,具体可调剂专业以调剂系统公布为准。
五、学费、学制、奖助体系及就业情况简介
1.学费、学制简介
| 
             类别  | 
            
             专业  | 
            
             学费标准  | 
            
             学制  | 
            
             备注  |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全部专业  | 
            
             8000元/生/年  | 
            
             3  | 
            
             分学年缴纳  | 
        
| 
             全日制专业学位  | 
            
             金融、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旅游管理硕士  | 
            
             10000元/生/年  | 
            
             2  | 
            
             分学年缴纳  | 
        
| 
             出版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法律(非法学)、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  | 
            
             10000元/生/年  | 
            
             3  | 
        ||
| 
             艺术硕士  | 
            
             12000元/生/年  | 
            
             3  | 
        ||
| 
             “硕师计划”全部专业  | 
            
             前三年4000元/生/年, 第四年10000元/生/年  | 
            
             4  | 
        ||
|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 
            
             全部专业  | 
            
             7000元/生/年  | 
            
             3  | 
            
             分学年缴纳  | 
        
2.全日制研究生奖助体系简介(具体办法及要求参照国家和我校相关文件执行)
| 
             分类  | 
            
             奖助方案  | 
            
             覆盖范围  | 
        
| 
             国家助学金  | 
            
             600元/月,每年按10个月发放, 发放年限不超过基本学制  | 
            
             100%全覆盖(有固定工资的除外)  | 
        
| 
             助研助教助管  | 
            
             200元/月  | 
            
             按需聘用  | 
        
| 
             国家奖学金  | 
            
             20000元/生  | 
            
             名额以具体下达为准  | 
        
| 
             学业奖学金  | 
            
             一等(8000元)、 二等(5000元)、三等(3000元)  | 
            
             覆盖面60%  | 
        
3.就业情况简介
近年来我校研究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就业市场开发逐年增多,就业层次不断提升。毕业研究生中80%以上去往机关事业单位、高校教育科研机构、企业、中初教学单位,部分硕士研究生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六、凯发娱乐游戏的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王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0434-3294603
温馨提示:
该信息自网络渠道整理,没有辨别其有效真实性,若对本信息有意向,请联系院校老师核实。若有不妥,请联系凯发娱乐游戏删除。同时提醒大家,在调剂复试阶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过程中涉及金钱等,切勿相信,谨防上当受骗。谢谢。
删除信息请联系 tiaoji@163.com